藍光的主要來源包括:太陽、電腦、機械、雷射、焊接光、氙氣燈、辦公室照明等。最新醫學研究亦已證實,這種高能量藍光對眼睛會造成嚴重傷害,並增加發生黃斑部病變的機率。
通常,人眼能識別的可見光的波長約為380~780nm。其中波長比紫外線稍長,約為380~495nm附近的光線為藍光。在可見光中,藍光的能量較強,公認是引起視網膜功能衰退的原因。這個道理為眼科醫生所熟知,但眼鏡行業還沒有著眼於此的商品。
當然,並不是說藍光一定有害。據說藍光有激發身體活力的作用,一般認為起床時看到藍光能使人清醒問題在於藍光的量。 除了個人電腦的LED液晶畫面以外,智慧手機和平板以及LED液晶電視等都發藍光,現代人的眼睛看到藍光的時間比以前顯著增加。
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會發出藍色光的省電燈管,不論其是否能節省電源,但是長期照射藍光確實會造成視網膜的損害,視光醫師陳振豪博士說:「藍光是可見光中波長最短的光,易被視網膜色素吸收,過度吸收會引起病變。又說:「藍光對視網膜黃斑部神經細胞殺傷力很大,效果是累積性的,短期不易察覺,神經細胞一旦死掉就無法再生」。長期過量吸收藍光,會對眼睛造成傷害,恐導致眼睛視網膜黃斑部病變,甚至失明. 。